中国文化传奇故事之猛虎求医及“虎撑”文化内涵
被誉为“药王”的唐代名医孙思邈,一生修道行医,为传统中医留下珍贵的浓墨重彩的大手笔。
孙思邈是古代名医中最长寿的一位,人们把他当做“神仙”,又被尊称为药王孙天医。据传,后周宣帝的时候,孙思邈以王室多变故的原因,隐居到太白山。五十年之后,唐太宗即位,曾召见孙思邈。在见到孙思邈依然年轻的容貌后,唐太宗由衷的感叹:“看见你,我因此懂得有道的人实在应当受到尊重,羡门、广成等神仙确实不是虚传。”
在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孙思邈修道行医的神奇故事,“治虎奇遇”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文化传奇:猛虎求医
相传,有一天,孙思邈山中采药归来,忽然发现屋外来了一只斑斓猛虎。但奇怪的是,猛虎向屋内冲来但不进屋,而在门外伏下身来,张著大嘴向屋里哀嚎。
孙思邈是修道之人,见来了猛虎,也不害怕。看了一会儿猛虎张嘴哀嚎的情形,知道这老虎并无伤人之意,而且看它那张著嘴、摇头呻吟的样子,孙思邈知道它是口里的问题,在求医呢。
孙思邈便走过去,向虎嘴里一看,果然发现有一根长长的骨头卡在了虎的喉咙上。于是,孙思邈顺手拿起一只串乡行医时用的环型铜铃撑住虎口,然后将手穿过铜环伸入虎口中,迅速拔出骨头并在伤口处抹上药,然后取出虎口中的铜环。
得到救治的老虎不停地摇尾磕头,表示再三感谢后,走回山林去了。从此以后,在孙思邈进山采药时,那虎就常来陪伴孙思邈,有时还让孙思邈骑在它背上呢。
中国文化之“虎撑”与“药铃”
“治虎奇遇”的故事传出后,行医的郎中们纷纷效仿。后世人把串乡行医时使用的铜铃或串铃叫做“虎撑”,这就是“虎撑”名称的由来。
俗话说“医不叩门”,在行医时的郎中不会大声吆喝,而是肩负药囊,一手持有写着“妙手回春”之类的幌子,一手摇晃“虎撑”。一听声音,人们就知道“云游郎中”或“走方医”的郎中来了。所以,“虎撑”又名虎衔、虎刺、报君知、镯子、药铃等等。
“虎撑”成为古代行医的必备之物。明代乐韶凤、宋濂等编著的《洪武正韵》记载:“铃为圜形,半裂以出声,固铜丸于内以鸣之。”清代医家赵学敏《串雅内外篇》说:“手所持器以铁为之,形如环盂,虚其中,置铁丸,周转摇之,名曰虎刺。”清代《韵鹤轩杂着》记载:“百工杂技,荷担上街,每持器作声,各为记号……医家所摇铜铁圈,曰‘虎撑’。”
虎撑一般是铁或铜质的圆环造型,外圈留有一道缝隙,环内中空,里面有两到四颗圆珠,拿在手里摇晃时,虎撑中间的弹丸来回撞击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人们听到铃声,便知走方医来了。
比较讲究、有经济实力的走方医的虎撑做得很精致,有铜鎏金虎撑或纯金银虎撑。有的还在虎撑表面刻有纹饰,有八卦纹、螺旋纹、海棠纹、人参花果纹、日月星辰纹等。据说,上海中医学院医史博物馆里收藏着一件宋代虎撑,正面图案是日月星辰,中间穿以罗形云纹,背面图案为八卦,各符号之间同样以云纹装饰,做工精细考究。
“虎撑”的文化内涵
在虎撑的使用上形成了一套“规矩”:刚出师行医的郎中要把虎撑放在胸前摇动,以表示资历尚浅,医术欠精。行医数年、有一定经验的郎中,要把虎撑举与肩平摇动,以代表医术较高。顶级的郎中可以把虎撑举过头顶摇动,以表示医术高人一筹。
所以,人们从郎中摇晃虎撑的姿势便可看出其医术高下。清代张培仁著的《妙香室丛话》卷十四记载:平湖有个小孩,脸庞黄瘦,饮食减少,多年来求医治疗总不见效。一天,忽然遇到一位摇虎撑的走方医,他手里拿着一个铁制虎撑,高举过头顶,摇起来琅琅作响。大家都说这是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家长便请求他为孩子治病。这位走方医也是不负所望,手到病除。
在古时候,无论是何种级别的走方医,在经过药店门口时都要不能摇晃“虎撑”。因为药店里往往都供奉著药王孙思邈的神位,倘若摇动,便有欺师灭祖之嫌,药店伙计有权没收其虎撑和药囊,同时还责令他向药王像进香赔礼。
有诗为证:“摇铃负笈游四方,妙手回春救膏肓。虎撑有章莫乱举,解厄济困泽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