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傳奇故事之猛虎求醫及「虎撐」文化內涵
被譽為「藥王」的唐代名醫孫思邈,一生修道行醫,為傳統中醫留下珍貴的濃墨重彩的大手筆。
孫思邈是古代名醫中最長壽的一位,人們把他當做「神仙」,又被尊稱為藥王孫天醫。據傳,後周宣帝的時候,孫思邈以王室多變故的原因,隱居到太白山。五十年之後,唐太宗即位,曾召見孫思邈。在見到孫思邈依然年輕的容貌後,唐太宗由衷的感嘆:「看見你,我因此懂得有道的人實在應當受到尊重,羨門、廣成等神仙確實不是虛傳。」
在民間,也流傳著許多關於孫思邈修道行醫的神奇故事,「治虎奇遇」就是其中之一。
中國文化傳奇:猛虎求醫
相傳,有一天,孫思邈山中採藥歸來,忽然發現屋外來了一隻斑斕猛虎。但奇怪的是,猛虎向屋內衝來但不進屋,而在門外伏下身來,張著大嘴向屋裡哀嚎。
孫思邈是修道之人,見來了猛虎,也不害怕。看了一會兒猛虎張嘴哀嚎的情形,知道這老虎並無傷人之意,而且看它那張著嘴、搖頭呻吟的樣子,孫思邈知道它是口裡的問題,在求醫呢。
孫思邈便走過去,向虎嘴裡一看,果然發現有一根長長的骨頭卡在了虎的喉嚨上。於是,孫思邈順手拿起一隻串鄉行醫時用的環型銅鈴撐住虎口,然後將手穿過銅環伸入虎口中,迅速拔出骨頭並在傷口處抹上藥,然後取出虎口中的銅環。
得到救治的老虎不停地搖尾磕頭,表示再三感謝後,走回山林去了。從此以後,在孫思邈進山採藥時,那虎就常來陪伴孫思邈,有時還讓孫思邈騎在它背上呢。
中國文化之「虎撐」與「藥鈴」
「治虎奇遇」的故事傳出後,行醫的郎中們紛紛效仿。後世人把串鄉行醫時使用的銅鈴或串鈴叫做「虎撐」,這就是「虎撐」名稱的由來。
俗話說「醫不叩門」,在行醫時的郎中不會大聲吆喝,而是肩負藥囊,一手持有寫著「妙手回春」之類的幌子,一手搖晃「虎撐」。一聽聲音,人們就知道「云游郎中」或「走方醫」的郎中來了。所以,「虎撐」又名虎銜、虎刺、報君知、鐲子、藥鈴等等。
「虎撐」成為古代行醫的必備之物。明代樂韶鳳、宋濂等編著的《洪武正韻》記載:「鈴為圜形,半裂以出聲,固銅丸於內以鳴之。」清代醫家趙學敏《串雅內外篇》說:「手所持器以鐵為之,形如環盂,虛其中,置鐵丸,周轉搖之,名曰虎刺。」清代《韻鶴軒雜著》記載:「百工雜技,荷擔上街,每持器作聲,各為記號……醫家所搖銅鐵圈,曰『虎撐』。」
虎撐一般是鐵或銅質的圓環造型,外圈留有一道縫隙,環內中空,裡面有兩到四顆圓珠,拿在手裡搖晃時,虎撐中間的彈丸來回撞擊發出清脆悅耳的響聲。人們聽到鈴聲,便知走方醫來了。
比較講究、有經濟實力的走方醫的虎撐做得很精緻,有銅鎏金虎撐或純金銀虎撐。有的還在虎撐表面刻有紋飾,有八卦紋、螺旋紋、海棠紋、人參花果紋、日月星辰紋等。據説,上海中醫學院醫史博物館裡收藏著一件宋代虎撐,正面圖案是日月星辰,中間穿以羅形雲紋,背面圖案為八卦,各符號之間同樣以雲紋裝飾,做工精細考究。
「虎撐」的文化內涵
在虎撐的使用上形成了一套「規矩」:剛出師行醫的郎中要把虎撐放在胸前搖動,以表示資歷尚淺,醫術欠精。行醫數年、有一定經驗的郎中,要把虎撐舉與肩平搖動,以代表醫術較高。頂級的郎中可以把虎撐舉過頭頂搖動,以表示醫術高人一籌。
所以,人們從郎中搖晃虎撐的姿勢便可看出其醫術高下。清代張培仁著的《妙香室叢話》卷十四記載:平湖有個小孩,臉龐黃瘦,飲食減少,多年來求醫治療總不見效。一天,忽然遇到一位搖虎撐的走方醫,他手裡拿著一個鐵制虎撐,高舉過頭頂,搖起來琅琅作響。大家都說這是位醫術高明的醫生,家長便請求他為孩子治病。這位走方醫也是不負所望,手到病除。
在古時候,無論是何種級別的走方醫,在經過藥店門口時都要不能搖晃「虎撐」。因為藥店裡往往都供奉著藥王孫思邈的神位,倘若搖動,便有欺師滅祖之嫌,藥店夥計有權沒收其虎撐和藥囊,同時還責令他向藥王像進香賠禮。
有詩為證:「搖鈴負笈游四方,妙手回春救膏肓。虎撐有章莫亂舉,解厄濟困澤城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