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张飞的丈八蛇矛真的存在吗?

中国古代的冷兵器时代,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有很多神兵利器,最奇特的要数张飞丈八蛇矛,这个弯弯曲曲的东西,是罗贯中先生的脑洞呢,还是真实的存在?

丈八蛇矛

丈八蛇矛亦称为“丈八点钢矛”,由矛头、矛柄、矛𨱔三部分组成。矛头长二尺余,扁平,弯曲如蛇形,两面有刃,故称蛇矛,最大特征在于其矛头的金属位置形如弯曲的蛇体,有着波浪式的曲线,矛尖形如蛇舌。所谓“丈八”,指矛的长度。根据三国时代的度量衡,一丈约有242厘米长,所以“丈八(一丈八寸)”的度长大约有两米六七。刘熙《释名》中提到“矛长丈八曰矟,马上所持”,也许是丈八矛的原型。

丈八蛇矛的最早文字记录出自于东晋时期,据《晋书·载记》记载: “(陈)安左手奋七尺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陈安是两晋时代的猛将,他所使用的蛇矛更成为了他武勇的象征。不过后来陈安与刘曜作战时,其蛇矛为刘曜的骁将平先所夺。 “蛇矛”二字在晋代出现后,到再次出现就已经是三百年之后的唐朝。

明朝时期,罗贯中所撰《三国演义》记载:傍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三国演义》三英战吕布的画面,此处正式记载了张飞所用武器为丈八蛇矛。

历史画面:张飞执丈八蛇矛据水断桥

据《三国演义》,建安十三年(208年),丞相曹操南征刘表,恰逢刘表病死,少子刘琮投降曹操。刘备自樊城经襄阳南下江陵,诸葛亮劝刘备袭取襄阳,被刘备拒绝。曹操抵达襄阳,听说刘备已经南下,立即派出曹纯率领五千精骑追击,一日一夜追出三百余里,在当阳长坂坡追上刘备,刘备和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逃亡,赵云则保护甘夫人和阿斗慢行,张飞奉命率二十骑断后。

却说赵云七进七出曹军救出阿斗,赶到长坂坡时已是人困马乏,恰好遇到断后的张飞在桥上接应。赵云走后不久,曹操大军顷刻之间追击而至,为首的皆是曹仁、李典、夏侯惇、乐进、张辽、张郃、许褚等一众上将。张飞遥望见后军一青罗伞盖,料定是曹操亲至,有心故布疑阵。叫二十多个骑兵在树林里奔跑,扬起沙尘,让曹军存疑不知其身后埋伏多少伏兵。

张飞图(公有领域,明朝赵秩绘)
张飞图(公有领域,明朝赵秩绘)

张飞单人匹马,立马桥头,一夫当关把守住过河的唯一通道,据水断桥,与曹军隔河相望。只见张飞嗔目横矛,厉声大喝:“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吼声震天。曹军闻之,尽皆股栗,谁也不敢上前。曹操也连忙撤去伞盖。张飞继而喝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他如此英雄气概,便生撤退之心。

紧接着,张飞发出第三声吼:“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一员部将,已经吓得肝胆碎裂,落马而亡。曹军瞬间斗志消弭,仓皇逃窜。一时间,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大军慌乱中彼此践踏,不免损兵折将。

于是,刘备等人平安顺利撤退至汉津,与关羽船队会合后抵达夏口。

据西晋时期陈寿所撰《三国志·蜀书·张飞传》记载:张飞字翼德,涿郡人也,少与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先主从曹公破吕布随还许曹公拜飞为中郎将先主背曹公依袁绍、刘表表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于当阳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更多详细而精彩的内容,请点看视频。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