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炳中國文化史冊之唐代名醫-藥王孫思邈
傳奇一生 生卒成謎
在中國文化史冊裡,被譽為「藥王」的唐代名醫孫思邈,唐朝京兆華原人,有著極具傳奇色彩的一生,令後人仰慕與追尋。
據考查,唐朝京兆華原就是當今的陝西銅川耀州孫家塬。有人說,孫思邈出生於西魏公元541年,有人說他出生於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於唐永淳元年(682年)辭世。無論按哪一種說法,孫思邈也有超過百歲行於世間。
孫思邈一生修道,治病救人,以德為重。孫思邈說:「百行周備,雖絕藥餌,足以遐年;德行不足,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 「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壽而自延。」(《千金要方‧養性序》)
孫思邈的著作很多,據統計有50餘種,其中醫學類的17種,養生類14種,內丹、氣功類6種,金石藥類7種,占卜5種,道家類的3種等等。也就是說,除了是一位醫學名家,還精通養生,陰陽,煉丹技數等。其中,為後人突出推崇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以及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
孫思邈還是中醫醫德思想的創始人,對病人,不問「貴賤貧富」,不分「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趕救」,後被西方尊稱其為「醫學論之父」,為傳統中醫留下極為重要的瑰寶。
據説,到了唐永淳元年(682年)的某天,孫思邈早起沐浴 洗完澡穿好衣服,整齊衣冠,端正而坐;告訴子孫說:「將升無何之鄉,臣於金闕。」意思說,「我將升天,在天庭為官」。說完就咽了氣。臉色還像生前一樣,沒有改變。到盛殮時,忽然屍體不見了,只剩下了一堆衣裳。據《大唐新語》記載:」月余顏色不變,舉屍入棺,如空焉,時人疑其屍解矣」。道家成仙有兩種主要方式,黃帝是乘龍白日飛升,孫思邈是「屍解」,一種「假死」的方式,其實他已經得道成仙了。
在陝西耀縣藥王山(原稱五台山),有祭祀孫思邈的藥王廟,在每年黃曆二月初二有「二月二藥王廟會」。在耀縣有「真人祠」、聖母殿與祖塋碑。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孫思邈被追封妙應真人。
聖童重德 立志學醫
七歲就學,日誦千餘言,北周元老獨孤信稱他為聖童。然而,孫思邈從小多病,「湯藥之資,罄盡家產」。他熟知的周圍百姓也很貧苦,很多人因為沒錢治病而死去。因此,從小的苦難環境,讓孫思邈樂於幫助他人的品格,也令他終身勤奮不輟。他認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十八歲之後就「志於學醫」,最後終有所成。他精通百家學說,善於談老子、莊周之道,擅長陰陽、推步,妙解數術,兼好《釋典》。
孫思邈重視醫德修養,詳論醫德規範,《備急千金要方》中的「大醫習業」和「大醫精誠」兩篇,系統性論述了醫德規範,強調為人治病,需皆一視同仁,以德養性、以德養身。
淡泊名利 辭謝封賜
由於孫思邈不僅藝術過人,而且精通百家,人品高尚。他歷經的多個朝廷都要封賜他,讓他做官,但孫思邈認為仕途太過世故,不能隨意,就多次辭謝。
隋文帝讓他做國子博士,他稱病不做。唐太宗即位後,召他入京,見到他50多歲的人竟能容貌氣色、身形步態皆如同少年一般,十分感嘆,便道:「所以說,有道之人真是值得人尊敬呀!像羨門、廣成子這樣的神仙人物原來世上竟是有的,怎麼會是虛言呢?」唐太宗想授予他爵位,但仍是被孫思邈拒絕了。
後來,唐高宗繼位,又邀他做諫議大夫,也未被允。孫思邈歸隱的時候,高宗又賜他良駒,還有已故鄱陽公主的宅邸給他居住。當時的名士宋令文、孟詵、盧照鄰等文學大家都十分尊敬他,以待師長的禮數來侍奉孫思邈。
龍宮奇方 回饋善心
中國傳統文化裡,修道之人讀很講究道德,重德行善,孫思邈的一生也正符合這個特點。據説,正因為他的憐憫和善心,因緣際遇,得到非常效驗的龍宮奇方三十首。而且,孫思邈還把它們編進了《千金方》一書中。
故事是這樣的:一次,孫思邈外出,碰見一個牧童砍傷了一條小蛇,很是同情,就用衣服包好帶回家來,用外傷藥敷好,包紮好傷口,放回了草叢中。十幾天後,孫思邈出遊在外,遠遠來了一位穿白衣的少年。少年來到跟前,翻身下馬,跪倒便拜:「感謝你救了我的弟弟。」
孫思邈還未明白過來,少年又邀他到家中一坐,說著就把自己的馬讓給孫思邈,自己跟在後邊走得很快。不多會兒就走進了一個城廓,但見花木盛開,殿宇輝煌。
有一個人穿戴打扮像是一位王者,帶著很多侍從,起身迎接他,說:「深蒙先生大恩,特意讓我的孩子請你。」說著指著一個穿青衣的小孩說:「前些天這孩子一個人外出,被一個牧童砍傷了,多虧先生您脫衣相救,這孩子才有今天。」又讓穿青衣的小孩跪倒磕頭。
孫思邈才想起脫衣救青蛇的事,悄悄地問一個旁邊的隨從這是什麼地方,那人說這是涇陽水府。
王者便設下酒席歌舞宴請孫思邈。孫思邈說正在練習道術的辟穀服氣,只喝了一點點酒。在這個地方過了三天,孫思邈要走,王者搬出金銀綢緞相賜,孫思邈堅辭不要。
王者感激之餘,叫他兒子拿了一本書叫《龍宮奇方三十首》送給孫思邈,說:「這些方子可以幫您濟世救人。」然後,就用車馬送孫思邈回去了。後來,孫思邈用這些方子試著給人治病,非常效驗,就把它們編進了他撰寫的《千金方》書中。
良醫治病 人身如天地
盧照鄰是孫思邈的學生。 一次,盧照鄰問一個問題:「名醫能治癒疑難的疾病,是什麼原因呢?」孫思邈的回答不僅十分精采,也足能讓人見識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與傳統中醫的精粹。
孫思邈答道:「對天道變化了如指掌的人,必然可以參政於人事;對人體疾病了解透徹的人也必須根源於天道變化的規律。天候有四季,有五行,相互更替,猶似輪轉。那麼又是如何運轉呢?天道之氣和順而為雨;憤怒起來便化為風;凝結而成霜霧;張揚發散就是彩虹。這是天道規律,人也相對應於四肢五臟,晝行夜寢,呼吸精氣,吐故納新。人身之氣流注周身而成營氣、衛氣;彰顯於志則顯現於氣色精神;發於外則為音聲,這就是人身的自然規律。陰陽之道,天人相應,人身的陰陽與自然界並沒什麼差別。人身的陰陽失去常度時,人體氣血上沖則發熱;氣血不通則生寒;氣血蓄結生成瘤及贅物;氣血下陷成癰疽;氣血狂越奔騰就是氣喘乏力;氣血枯竭就會精神衰竭。各種徵候都顯現在外,氣血的變化也表現在形貌上,天地不也是如此嗎?」
孫思邈對良醫的診病方法,做了總結:「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膽大」是要自信而大氣;「心小」是要如同在薄冰上行走,在峭壁邊落足一樣時時小心謹慎;「智圓」是指遇事圓活機變,不得拘泥,有先機之能;「行方」是指不貪名奪利,心中自有坦蕩天地。
這就是孫思邈對於良醫的要求。其實,何止於行醫,人生在世,如果要做一個有氣度有擔當的人,也應如是!
孫思邈,古今醫德醫術一流的名家,一生修道行醫,以德養性,以德養身,德藝雙馨,成為中國文化和歷代醫家中百姓尊崇倍至的偉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