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寧打水:用善心與實際行動歸正人心

管寧是三國時的賢士,在他住的村子裡,村民們曾因為到井邊爭相打水的事吵得紛紛擾擾,鄰居間和睦的景象也不復存在。雖然管寧勸大家排隊打水,然而爭水的事還是常常發生。於是,管寧便想出了一個好方法,並買了許多裝水的器具。

一天清晨,天還蒙蒙亮,管寧把家裡可以裝水的容器——桶子、盆子、鍋子等,一古腦兒全拿到井邊,一個個打滿水後,就回家去了。

不久,打水的村民陸續來到井旁,看到一排已經打好的水,都驚訝萬分,可是誰也不知道,是誰幫大家打的水。幾天下來都是如此,村民開始疑惑,到底是誰做了這樣的好心事呢?

一天,有個村民想弄清楚是怎麼回事,就特地起了個大早,躲在井邊偷看。不久,他看到管寧走到井邊,捲起袖子,抓著木桶,系好繩子,丟到水井中,努力彎著腰,一桶一桶地打著水。

消息傳開以後,村民都很感動,大家便互相約好,先到的人先打水,後到的人就自覺排隊,再也不大吵大嚷了。

從無序爭水到有序排隊打水,這前後的變化,根本是什麼改變了呢?人心!

開始的時候,村民不考慮別人,沒公德心,只想自己節省時間。但是,爭搶中反而耽誤了時間,爭吵中還丟掉了一天的好心情,是不是得不償失呢?而現在人們都遵守先來後到的規矩,這就維護了公平與公德。

一個社會,有道德才有序,大家都會受益;反之,無道德就無序,大家都會為此付出代價。

那麼自私的村民是如何轉變的呢?因為他們看到了管寧默默地無私為大家付出,從內心被他的善心善行所感化。的確,善良、道德的力量是巨大的,因為它可以啟發人善良的本性,從根本上改變人心,引導人做出善良、正義的選擇。

所以無論社會變得怎麼不好了,只要還有一群無私的好人在,就是道德回升的力量,就是社會的希望。

《管寧禮讓》原文

寧所居屯落,會井汲者,或男女雜錯,或爭井斗鬩。寧患之,乃多買器,分置井傍,汲以待之,又不使知。來者得而怪之,問知寧所為,乃各相責,不復斗訟。◇

推薦文章